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推廣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圍內推廣51項制度創新成果。海檢集團在國內率先搭建的綜合性海洋設備和高端裝備第三方檢驗檢測平臺——自貿海洋設備和高端裝備檢驗檢測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項目),經過專家多輪評審被選為最佳實踐案例供各地學習借鑒。
海檢集團突出海洋特色,大力發展海洋設備和高端裝備檢驗檢測產業,推動高端裝備制造和檢驗檢測產業鏈條協調發展,依托建設運營的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海洋水下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海洋設備重大產品研發和試驗檢測平臺三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創新構建“軟件+硬件+聯盟+運營主體”模式,集聚檢驗檢測優質要素,以高水平公共服務賦能現代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
平臺項目建立以來,打造了“一站式服務、一體化創新”服務體系,有力推動了中國技術、中國服務“走出去”。在2021年9月上旬召開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平臺項目與阿里巴巴、京東方等提供的20個服務項目獲評“中國服務實踐案例獎”;在2021年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評選的2021年“檢驗檢測促進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優秀案例中,海檢集團報送的《助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服務海洋設備和高端裝備發展升級》案例從全國315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為50個入選的優秀典型案例之一受到關注。
圍繞海洋設備和高端裝備檢驗檢測領域,海檢集團通過與業內頂尖測量技術公司合作,布局高端儀器設備研發制造業務板塊,主要面向高端計量、智能制造、工業控制等儀器設備領域,打造國際知名的高端儀器設備研發制造平臺,并推動我國高端儀器設備“走出去”;針對國內深海油氣水下供電系統沒有實驗測試平臺的難題,平臺項目發揮資源要素集聚優勢并重大突破,開發的試驗測試平臺已服務于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流16-2油田,驗證效果良好,有力推動我國水下設備“卡脖子”技術的突破;近日,平臺項目開展的“海上風電場海纜彎曲限器”團體標準通過專家評審,計劃報批,該標準對保障海上風電場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基礎保障;目前,平臺項目實現了臍帶纜動態疲勞檢測、電控系統低頻振動下熱穩定性能等10余項技術突破,主持或參與編制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標準57項,已發布標準28項,授權專利152項,受邀加入學協會35家,平臺項目的10名專家成為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下一步海檢集團將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能力,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為目標,搶抓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等重大機遇,努力打造世界頂尖的海洋設備檢測認證中心,助力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